當前位置:鄭州仁濟醫(yī)院 > 肢體矯形及功能重建中心 > 功能重建中心 > 肌腱斷裂 >
肌腱拉傷是很大程度上對于生活和工作有嚴重的影響,因此對于快速恢復的方法的了解是很重要,那么哪些方法是值得推薦的呢?肌腱的損傷恢復又分哪幾個時期呢?來看看。
一、肌腱損傷修復分期
手部肌腱損傷常見的以手指部的肌腱損傷為主,手指部肌腱主要有位于掌側(cè)面的屈指肌肌腱和背側(cè)的伸指肌肌腱。
肌腱損傷在修復過程中經(jīng)過四個時期,主要包括支架形成期、結締組織形成期、膠原纖維形成期、水腫吸收期。
(一)支架形成期
一般在肌腱損傷后一周左右,損傷的肌腱周圍會有半透明的物質(zhì)包繞,在其斷端形成一個蓋膜,這是屬于修復愈合時期,我們稱之為支架形成期。
(二)結締組織形成期
損傷后2周左右,支架形成期形成的半透明物質(zhì)會逐漸被增生的結締組織替代,使損傷肌腱的斷端之間及其周圍被結締組織所填充而形成最原始的連接,所以稱為結締組織形成期。
(三)膠原纖維形成期
3周后,結締組織會被膠原纖維代替,膠原纖維的增生會使新生的組織成分和結構更接近于正常組織,在這個階段,肌腱的修復已經(jīng)完成。
(四)水腫吸收期
損傷4周以后,損傷肌腱周圍的滲出物會被逐漸吸收,炎癥消退、腫脹也逐漸消失,此期肌腱的損傷已經(jīng)完全修復。
二、作業(yè)療法
在損傷肌腱修復過程中,作業(yè)療法的介入會促進肌腱愈合,減少愈合過程中因為制動形成的粘連,恢復肌腱滑動。
(一)指屈肌腱的康復
在術后3周內(nèi)左右,這是手術后肌肉組織修復的一個過程,手部會處于制動時期,此期間肌腱周圍會出現(xiàn)粘連。所以作業(yè)療法在這個時期的治療目的,是要保持手部制動休息又要預防肌腱粘連。在6周左右,損傷手部可以逐漸進行主動運動,但是不能進行抗阻運動,過程中,治療師也要積極進行輔助被動運動和主動運動,動作一定要緩慢、輕柔,防止拉斷肌腱。在損傷后10周~12周左右,手部創(chuàng)傷基本愈合,肌腱可以承受適當?shù)睦,但是神?jīng)功能并沒有完全恢復,所以著重進行力量的訓練,介入階段性的抗阻訓練。
(二)指伸肌腱的康復
指伸肌腱在術后根據(jù)損傷部位的不同,將其固定在伸展位,在肌腱基本愈合后,可以逐漸進行屈曲主動運動和主動輔助運動。因為指屈肌的力量在正常情況下強于指伸肌的力量,所以在做屈曲動作時,可能會導致肌腱的再次斷裂,所以,訓練過程中,動作務必輕柔。
進行作業(yè)療法的同時,也可以介入對瘢痕的處理,可用按摩、超聲波以及蠟療等。肌腱損傷的患者都需要制動休息和功能鍛煉,協(xié)調(diào)好動與靜的關系,制動的同時防止組織黏連和關節(jié)僵硬,根據(jù)不同時期及不同部位,乃至不同恢復情況,進行功能訓練的強度、方法。
鄭州仁濟醫(yī)院官方服務號
掃碼關注,預約掛號,高效便捷的線上服務